返回
大家居网
百亿“隐形巨头”筑美家居发力整家定制零售端,是否会对欧派、索菲亚们造成威胁?
来源:定制观察2023-06-302777
大家居网

  在风起云涌的整家定制赛道,有这样一家特别的企业:它背靠母公司、曾经宇宙最大房企庞大的流量,妥妥的“富二代”出道,用3年时间实现24亿到100亿业绩的飞跃;它有5大生产基地,整体产能超350亿,实现7大品类自研自产;它以高品质、高性价比,致力打造家居行业的“小米”。它从B端工程业务起家,如今发力C端零售,和欧派、索菲亚、尚品宅配、志邦们抢夺市场。它就是世界500强企业碧桂园集团旗下的筑美家居。

  

  作为房地产行业龙头企业,碧桂园是较早进军家居行业的企业之一。2007年,碧桂园集团投资20亿元注册成立“现代筑美家居”,2012年全面投产。2015年,筑美家居销售业绩突破24亿,2018年,突破100亿元大关。从24亿到100亿,筑美家居只花了3年时间。2022年,筑美家居正式宣布进军“整家定制”,进一步提出“健康整家”战略。

  纵观业界,达到100亿体量的家居企业屈指可数。过去筑美家居聚焦工程,虽然业务体量很大,但和定制企业井水不犯河水。而今发力C端,它能否异军突起改写行业格局?筑美家居的地产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能否成为大杀器助力其在零售端快速发展?

  碧桂园千亿级流量导入

  赋能终端门店百万级业绩产出

  家居企业有“三难”:获客难,营销难,转化难。尤其如今的主流消费群体对产品个性化、智能化的需求更高,如何把产品卖出去,成为困扰无数家居企业的难题。

  欧派、索菲亚、志邦等头部定制家居企业主要通过经销网络获客,欧派家居在全国拥有超7000家门店,志邦、索菲亚分别拥有超4200家、4000家门店。而筑美家居门店只有100家左右,百亿营收规模背后主要来自自有订单及项目工程。筑美家居2020年开始入局零售市场,全面布局线上线下多渠道零售模式,通过“工程+零售”双引擎模式支撑未来的增长

  作为碧桂园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筑美家居拥有得天独厚的终端流量优势。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碧桂园拥有815万住户及商户。根据往年财报,碧桂园每年都有将近80万套左右的新房交付,新房装修+旧房翻新需求,为筑美家居提供了一个每年千亿级的的家居大市场,这成为了筑美家居的天然优势。

  

  在碧桂园强大的地产资源赋能下,筑美家居开创了“地产前置营销模式”,为业主打造“拎包入住”定制解决方案。通过与碧桂园营销、物业等兄弟公司的合作,在地产售楼阶段、业主收楼阶段、业主装修阶段对筑美经销门店进行全流程流量前置导入,精准拦截客户,确保终端门店客户流量,解决经销商“获客难”问题。

  目前,筑美家居前置营销模式已经相继在甘肃天水、江苏盐城、河北邯郸、广东顺德等多个门店进行了落地,并且都取得了百万级的业绩产出。

  近年来定制家居品牌与上游房地产合作,提供“一站式”拎包入住服务,也已成为许多定制企业增长的重要举措。不得不说,背靠“碧桂园”这棵大树,筑美家居先人一步抢占市场,通过“地产前置营销模式”破解了流量难题,成为其独有的增长利器。

  全品类自产自研自销

  “一条龙服务”实现高效交付

  整家定制如何保障产品交付是一大难题。目前,整家定制的供应链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以自有产品为核心+整合第三方品牌模式,二是自有产品+代工模式,三是品牌全自制。三种模式各有利弊,纵观入局整家定制赛道的企业,普遍是以前两种模式叠加为主,能够真正做到品牌全自制的企业很少。整家的核心是一站式购齐,需要企业具备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终端销售能力、多品类研发创新能力、大规模非标定制生产能力等,这些都需要企业耗费大量的财力和精力去构建。

  筑美家居集团零售中心总经理何毅认为“所谓真整家,就是品牌企业能做到自研、自产、自销链条一体的可持续发展定制服务”。2022年,筑美家居将产品定位从家居定制升级为整家定制,并提出产品套系化的设计思维,通过高效出图标准化、整家定制方案一体化、产品设计套系化、风格主流化等多维度提升终端门店的设计效率与客户订单转化率。凭借多年来为房地产企业的服务经验,打造了从签约、测量、下单、生产、交付、安装到售后的“一条龙”服务

  依托自有5大生产基地,筑美家居实现了7大自有品类自研自产自销,包含“橱柜、衣柜、木门、地板、卫浴、厨电、家具”,实现了门、墙、柜、地、电整家配齐。此外,还实现了玄关、客厅、餐厅、厨房等8大空间的整案服务,将单一的空间定制延伸至整家。

  

  筑美家居整家全品类自产自销的模式,使经销商利润空间和整体交付得到一定保障,这也成为筑美家居发力整家定制C端零售的有力竞争优势。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如出现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我们对页面中展示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打赏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