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家居网
技术|全球高水准静脉研发微盾科技,致力促进智能锁安全升级
来源:温州五金锁具展2020-06-0610205
大家居网  自2019年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发出了市场监管总局对人脸识别和感应卡开锁的提醒警示之后,近期指纹识别也深陷舆论漩涡。而有一项生物识别技术却始终没有受到任何一方的质疑,反而被全球银行金库持续使用,这就是指静脉识别技术。
  从市场份额上看,虽然目前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占据智能门锁生物识别较大的市场份额,但随着人们对门锁安全性、识别特征防伪要求的逐渐增加,指静脉识别越来越受到锁企和消费者的青睐。
静脉识别三大优势
  与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技术相比,指静脉识别技术具有三大核心优势:
  01依靠人体血液流动形成的静脉特征完成识别,指静脉技术是真正的活体识别技术
  指静脉识别是基于人体手指静脉特征完成的识别,而手指静脉特征是人体手指静脉血管中流动的血红蛋白吸收近红外线成像所形成。因此,若人体手指血液无法正常流动(即人不属于活体状态)、或识别特征为非活体实物(假手指),识别过程将无法完成。指静脉识别技术是真正的活体识别技术。
  
  02指静脉特征属于体内特征,全球无任何伪造先例
  与指纹特征、人脸特征不同的是,指静脉特征是隐藏在人体手指中的静脉血管,属于人体体内特征,他人获取和伪造的难度极高。体内特征、获取难度极高的特点,也使得指静脉特征目前在全球仍未出现伪造先例。
  03识别过程不受手指表面环境影响,保证识别安全性的同时极大提升识别通过率
  基于手指静脉体内特征的特点,指静脉识别技术不受使用者手指表面环境影响,手指干湿程度、脱皮或手指表面光滑程度均不会对指静脉识别的安全性、精准性、通过率产生任何影响。
微盾科技·静脉识别
  微盾科技作为静脉识别行业龙头与标杆,拥有十二年雄厚的研发实力和可持续自主创新的能力,是全球知名静脉识别研发企业,负责中国静脉算法国标起草,推进国内静脉技术发展。在不断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微盾科技受到用户和市场的认可,以用户需求来驱动产品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从2008年开始,微盾创始团队已开始在教育、银行、社保、监狱等安全性要求高的的商用领域开展指静脉识别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从0到1,静脉识别从2008年在国内逐步商用化,到2014年占比生物识别市场1%,发展到2018年5%,基于第一代生物识别技术存在的部分缺点以及多模态生物识别的趋势,静脉市场前景不断明朗。
静脉锁柜模块
  双侧光静脉锁柜模块320
  2016年微盾率先推出国内首款开放式双侧光静脉锁柜模块320,开启中国指静脉锁时代。19mm*26mm采集区域,大窗口全手指采集,模块320可应用于智能门锁、保险柜、文件柜等产品,具有耐用、超强抗静电、低功耗、高安全性等优势。
  点触式静脉锁柜模块338
  2018年微盾推出全球首款点触式指静脉模块338,模块造型突破原有双侧光结构,升级为点触式,在打光方式上,指静脉模块经历了从上打光、到单侧光、到双侧光的进化过程。338模块成功将红外线发射单元与摄像模组设计在同一面,成功降低了模块厚度,非常有利于智能门锁和保险柜产品的嵌入与工业设计。
  微盾科技开创了指静脉模块点触式应用的先河,极大地拓展了指静脉模块在智能门锁、保险柜行业的应用便利性,只需轻轻一触即可完成识别。具有厚度薄、耐用、超强抗静电、待机电流仅为2μA、高安全性等优势,可用于半自动锁与全自动锁。
  分体式静脉锁柜模块351
  国内首创分体式模块设计,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微盾科技静脉锁柜识别模块351是专为推拉式智能门锁而设计的分体式模块,体积更加小巧;
  利于智能门锁的产品设计,具有耐用、超强抗静电、低功耗、高安全性等优势,可用于半自动锁与全自动锁。分体式指静脉锁模块与新款门锁完美融合,隐藏把手全自动锁让指静脉智能锁更加纤薄和美观,使用体验、外型设计上有巨大的飞跃。
  经过多年发展,微盾科技拥有的客户与合作伙伴资源丰富:为近千家行业客户提供身份认证解决方案,累计认证/服务人数过百万;与格力电器、广东电信、广电运通、浩云科技、东软集团、电科七所达成战略合作;产品应用于深圳平安金融大厦、惠州监狱(全国监狱十大信息化建设示范单位)等。
  服务网络覆盖到全国200多个地区,构建了快速、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体系,不断提升顾客满意度。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产品被销往全球三十多个国家。
  截止至目前,微盾科技已获70项专利与软件著作权,拥有行业单侧光、双侧光、点式指静脉等基础性专利,为行业领先。微盾科技的创新,都是从用户中来,最终要到用户中去。以用户为中心,微盾科技才能保持旺盛的创新精神,致力促进智能锁安全升级发展。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如出现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我们对页面中展示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打赏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