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家居网
万加门窗|一文看懂:超白玻璃、LOW-E玻璃、均质玻璃,该如何选择?
来源:万加门窗2025-04-23480
大家居网

  一文看懂:

  INTRODUCTION BY EXAMPLE

  各种玻璃应该如何选择?

  PART.1

  误区1:“钢化玻璃=绝对安全”

  钢化玻璃的确比普通玻璃强度高3倍-5倍,但行业惯例,钢化玻璃仍然允许存在千分之3的自爆率,而引发自爆的元凶就是硫化镍。钢化玻璃中硫化镍的产生主要由玻璃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和高温熔化过程决定。石英砂或砂岩作为主料可能带入镍,而燃料及辅料则可能带入硫。在1400℃~1500℃的高温熔窑中,这些成分熔化形成硫化镍。当温度超过1000℃时,硫化镍以液滴形式随机分布于熔融玻璃液中。随着温度降至797℃,液滴结晶固化为高温态α-NiS晶相。在钢化玻璃生产中,玻璃经加热后急冷,硫化镍来不及完全转变为低温态β-NiS,而是以α-NiS相被“冻结”在玻璃中。此后,硫化镍相变持续缓慢进行,体积膨胀,与玻璃内部张应力叠加,可能导致钢化玻璃自爆。例如,江苏某市阳光房钢化玻璃自爆案例中,钢化玻璃开裂处存在硫化镍(NiS)“结石”,这表明硫化镍在自爆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因此,钢化玻璃并不是绝对安全的。翻看过往新闻,钢化玻璃出现过多起自爆引起的伤人事件,例如:触目惊心!浴室门突然自爆,女子全身多处被玻璃扎伤、佛山小区玻璃自爆频发,碎玻璃掉落成隐患、租客洗澡时突遭浴室玻璃门爆裂割伤!当事人:手筋断裂,将维权到底!PART.2

  误区2:“价格便宜一些就行,性能不重要”

  

↑(表面处理脱落)

  这是很多消费者现下最真实的消费心态,对价格的关注多超过价格,或者认为低价也能享受到高品质门窗产品。往往这些心思会被不良商家利用,不顾及产品质量、产品性能,一味追求降低成本,低价签单。看似消费者省钱了,商家签单了,实际上隐患多多。价格便宜一定是在性能、品质上作出了牺牲,这种牺牲是不可逆的,一旦有问题,危害不可估量。

  PART.3

  误区3:“反正商家会负责”

  商家信誓旦旦地保证,玻璃不会有问题,有问题他会承担,消费者也认为既然都是在他家买的门窗,出现了玻璃自爆的问题,当然是商家承担。殊不知,在小红书上以“玻璃自爆商家不承担责任”为关键词搜索,会发现众多商家竟不履行承诺,签单时的豪言壮语转瞬即逝。商家变脸的最关键原因是费用!自爆玻璃的更换成本高昂,往往令商家因利润微薄而选择逃避售后责任。消费者和商家陷入无穷无尽的扯皮中去,费神又费钱。那面对市面上常见的Low-E玻璃、超白玻璃,以及万加最新推广的安全均质玻璃,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接下来从工艺、性能到安全性,为你揭晓答案。

  二、Low-E玻璃:节能明星≠安全卫士

  PART.4

  什么是Low-E玻璃?

  Low-E(低辐射)玻璃表面镀有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薄膜,被誉为“会呼吸的节能玻璃”。它能反射80%以上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夏季隔热、冬季保暖,节能效率比普通玻璃高30%。Low-E玻璃的制作主要有两种工艺:在线化学气相沉积法和离线真空磁控溅射法。

  (一)在线化学气相沉积法

  在线Low-E玻璃是在浮法玻璃生产线上,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于玻璃冷却之际,将富含锡盐等成分的液态金属或金属粉末精准喷射至炽热的玻璃表层,随着玻璃的逐步冷却,最终在其上形成一层具备优良低辐射特性的氧化锡(SnO₂)薄膜。其工艺流程如下:

  1、玻璃熔化与成型:在浮法玻璃生产线上,玻璃原料经过高温熔化后成型。

  2、化学气相沉积:在玻璃冷却过程中,通过喷射设备将镀膜材料喷射到玻璃表面,材料在高温下分解并与玻璃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膜层。

  3、冷却与固化:玻璃继续冷却,膜层逐渐固化,成为玻璃的一部分。

  4、后续加工:根据需求进行切割、磨边等加工,可直接钢化、热弯或制成中空玻璃。

  (二)离线真空磁控溅射法

  1、玻璃清洗:将玻璃表面清洗干净,去除杂质。

  2、真空镀膜:将玻璃置于真空腔内,并充入惰性气体(例如氩气)。随后,借助磁控溅射工艺,将诸如银、氧化锌等靶材精准溅射至玻璃表面,构建出多层膜结构。通常以纯银膜作为功能膜,两侧覆盖保护膜。

  3、膜层控制:通过调整靶材、气体流量和溅射时间,控制膜层厚度和性能。

  4、后续加工:镀膜后的玻璃需进行切割、磨边等加工,通常制成中空玻璃以增强性能和保护膜层。性能特点:节能但“脆弱”· 节能性:冬季减少50%热量流失,夏季阻隔60%太阳辐射。· 局限性:钢化后自爆率仍为3‰,且镀膜易氧化,需严格密封保存。

  PART.5

  什么是超白玻璃?

  超白玻璃是一种低铁高透光率的玻璃,其制作工艺精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原料精选与处理:超白玻璃对原料要求极高,尤其是石英砂,需将铁含量严格控制在极低的水平(Fe₂O₃≤150×10⁻⁶)。通过物理法(如水洗、磁选、擦洗)和化学法(如酸浸、浮选)去除杂质,确保原料纯净度。

  2、配料与熔制:将精选后的石英砂、长石、石灰石、纯碱等原料按比例混合,随后被送入熔窑,在高温环境(1500℃~1600℃)下充分熔化,最终得到均匀且无气泡的玻璃液。

  3、成型:玻璃液经流槽流入锡槽(浮法工艺)或压延机(压延工艺),成型为玻璃板。浮法工艺巧妙地利用玻璃在锡液表面的浮力,使其自然摊平;而压延工艺则通过精密的压辊,在玻璃表面压制出独特的纹理。

  4.退火与加工:成型后的玻璃进入退火炉,缓慢冷却以消除内应力。随后根据需求进行切割、磨边、钢化、镀膜等精加工,制成成品。工艺关键:原材料提纯+熔制控制

  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高纯度的石英砂,并在熔窑内对温度与气氛进行精确调控,以防止杂质混入,从而减少透光损耗。性能特点:美观却“娇气”· 透光率:比普通玻璃高3.5%,颜色无偏绿。· 自爆率方面,钢化后的自爆率保持在1‰至3‰之间,但其价格却比普通玻璃高出2至3倍。

  PART.6

  什么是均质玻璃?

  普通钢化玻璃的自爆源于内部硫化镍杂质膨胀,而均质玻璃通过290℃高温持续热浸处理,提前引爆缺陷玻璃,将自爆率从3‰降至0.01‰(万分之一)。万加安全玻璃的热浸工艺包含三个阶段:

  · 升温阶段持续2小时,采用梯度加热方式以避免热冲击,升温速率严格控制在每小时50℃。

  · 8小时保温:290℃恒温使Ni₃S₂晶体完全相变膨胀

  · 4小时缓冷:采用氮气保护冷却,规避二次应力日本旭硝子实验数据显示,经过严格热浸处理的玻璃,Ni₃S₂残留尺寸可从0.3mm缩减至0.04mm,膨胀力下降90%。

  工艺核心:热浸均质处理(HST)

  流程:钢化→高温均质炉处理8—10小时→剔除自爆玻璃→检测合格出库。性能特点:安全天花板

  · 自爆风险:趋零自爆,母婴房、阳光房首选。

  · 经济性:成本比普通钢化玻璃高15%~20%,但节省隐性售后开支。

  PART.7

  为何选择万加门窗?

  万加安全玻璃:30倍安全升级,行业首创自爆包赔

  Low-E和超白玻璃各有优势,然而,万加安全玻璃通过升级的热浸工艺和杂质定向筛除技术,显著降低了自爆率,达到了业界领先水平。为何选万加?

  1. 免费补发:若玻璃自爆,免费补发新玻璃;

  2. 全链赔偿:涵盖运输费、吊装费、人工费;

  3. 责任兜底:行业首个敢承诺“自爆即赔”的品牌。

  PART.9

  如何选择?你的需求决定答案

  · 预算有限:选普通钢化玻璃,省钱为先;

  · 节能需求:Low-E,节能为先

  · 颜值要求:超白玻璃,通透为先

  · 极致安全:万加安全玻璃,30倍防护+零后顾之忧,安全优先

  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统统都要,怎么办?选万加门窗!给您的玻璃做加法:万加安全均质玻璃+Low-E玻璃,兼顾节能和安全万加安全均质玻璃+超白玻璃,兼顾通透和安全既想节省开支,又渴望安全无忧,您是否也面临这样的选择难题?现在,全国范围内的线下门店正推出限时优惠:预约即可享受价值88元的白玻安全玻璃免费升级服务。把握机会,让您的家成为万加门窗安全玻璃的典范展示!

  结语

  门窗不仅是遮风挡雨的工具,更是家庭安全的屏障。虽然普通钢化玻璃的‘千分之三自爆率’在数据上显得微不足道,但一旦发生,对个体家庭而言,就意味着百分之百的安全隐患。而万加安全玻璃用技术和承诺,让“自爆焦虑”成为过去时。选择一扇好窗,就是对家人最长情的守护。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如出现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我们对页面中展示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打赏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新闻资讯